-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资讯
落在墙外的种子已经发芽
文/张俊杰
我想我是足够幸运的,能够在这样的年纪就找到了自己可以为之付出一生的事情。我看见这条路有着怎样的荆棘密布,崎岖不平,同时也看见了一路上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穿山越岭,披星戴月,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东西就在前方,就如同那首歌词所言——“梦已经醒来/心不会害怕/它近在心灵/却远在天涯/我所有一切都只为找到它/哪怕付出有伤代价/也许再穿过一条烦恼的河流/明天就能够到达”。
——写在前面
本想将自己分为“从前的我”和“如今的我”以用来区分成长前后的状态,但又觉得从前与如今的我本就是一体,换为“睡着的我”和“半睡半醒的我”来区别会更为适合一些,这本就是一条自我觉醒的道路。多多少少走了这么久了,就如今走到的这里来看,我看到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在索取阶段。
由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缘故,我成为了一个特别缺爱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不断地向外索取,特别希望他人能爱我。我努力的成为一个听话的,乖巧的孩子。从不打架斗殴,放学按时回家,附近的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等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还记得小学的时候男生都比较调皮,而每次有什么事老师点名批评的时候班里大部分男生都会站起来,而我一次也没有过,这样的小心翼翼,生怕别人不喜欢我了。也让我的人格更偏向于柔弱的女性化,缺少了阳刚之气。
曾经爱一个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疯狂的付出,尽可能的满足对方,只求对方能爱我,最后却不得善终。那时候的自己依然习惯将所有错归结于对方身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应该这样对我,也就是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所说过的反黄金规则:“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或“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那个时候的自己内心冲突也是十分剧烈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认为,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乃至于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当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我们就丧失了自由,自我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最后变得对外界的变化过于敏感。
第二阶段,在外在索取与内在探寻之间徘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个时候是处于一种看见真理却又想退缩的尴尬时期。朱建军老师在他微博上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有一次,有辆小巴车被剐了。肇事车跑了。小巴司机追拦了我的车,说是我剐的。我的车上刚好有陈旧破损,位置接近。当时还有路人证明,说就是我,我百口莫辨,但我还是心平气和的说明清况。对方则不依不饶,情绪激烈。我想他是误会,所以努力说明,但他不给我机会说话,强调他穷,修车要花钱。我说能理解你的沮丧,无助,也知道你生活不易,但是我们还是看看证据。他大吼。我只好不说话,电话请交警。交警来,他仍旧怒气冲冲。交警用技术手段测量,结果排除了我的嫌疑。我以为他会很不满,但他一下子平和下来,并对我说,我知道可能不是你,但我追不上别的车了。”而我就如那个小巴司机一样,一方面我知道对方没有责任,另一方面我又不愿意自己承担。
这样的情况总是反复出现,内心冲突也是常有的。我知道这些问题我所能去改变的,只有我自己,所以我开始向内探寻,可在探寻的途中常常遇到很大的阻碍,导致去去探寻这个问题的动力中断了,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我不知道”。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道德的超我在不断的打压本我认错,可本我十分倔强,或是反抗,或是沉默。
第三阶段,内在探寻阶段。
《圣经》中约翰福音第九章第二十五节说到,『 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
("Whereas once I was blind, now I can see."John, Chapter 9, Verse 25)
内在探寻是一个奇妙的旅程。我们向外探寻宇宙万物,我们是站在这个宏观场十分微小的一角去认识外界,就像一只蚂蚁去探索一个森林;而我们向内探寻的时候,是站在这个微观场的这个视野去看待自己,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坐在飞机上俯视整个森林。
“认识你自己”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传统上对这句话的阐释,是劝人要有自知,明白人只是人,并非诸神。我们的很多心理问题也出在我们不承认自己是“人”,而想成为“神”上,如果就这个问题谈下去,可能会扯很远,还是回到我所想要分享的话题中。
这个阶段也是我正在走的阶段,也是一个需要勇气和力量的阶段。有好几个朋友问我:“什么事情都要去看得如此清楚,你这样不觉得累么?”“真的会很累啊!”我说,“但我又不得不去做。”电影《香草天空》里最后有这么一段对话,梦境公司的负责人问大卫:“快乐对你来说是什么?”,大卫回答;“我不要做梦,我要真实生活。”或许这段对话最能表达我想说的东西了。当我探寻自己我才发现,原来我用拥有那么多,我不用再去费尽心思索取了,我拥有足够多,多到可以分一些给别人,这个时候,慈悲和大爱就会升起。
我们向外索取,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到头来却不那么满意。我渴望别人爱我,但我却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别人给我以后,我却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又去找另一个人,这样一直一直漫无目的地去寻找。最后当我们向内探寻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渴望的东西,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等着我们,我们一直都拥有它。
原来,我可以自己爱自己。
以上是关于自我成长这一部分,另外在这个接一年的时间里,我的导师——徐兴勤老师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在自我成长认识上,还有很多很多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职业咨询师的应用和技巧。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花费两个月时间培训一下,考个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证书,就算是“牛逼哄哄”的咨询师了!这一路走过来,才发现真的是“to young to simple”,这里我想分为两个方面谈谈。
刚接触心理学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真理”之后,会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神灵“附身”,我们终于可以拯救我们的家人,朋友于水火之中了!下一步我们就开始了自己伟大的计划:我们开始用心理学知识,去发现家人朋友的矛盾,试图去改变他们。以上仅仅是我们规划想象的美好蓝图,当我们去这样做的时候,才会发现,道理我也给他讲了,该说的我也说了,可是对方为何就不改变呢?!更有矛盾严重一些的和家人朋友的关系反而要和学心理学以前更加的僵化,为何?这个时候我想问,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
“看见别人的矛盾,指出他的错误。”这似乎是很多初学者都会犯的错误,我们为何要这样急于的去改变对方,这是在满足我的什么东西?这时候有人会说了:“我是他们的家人(朋友),我只是想让他们过得更好。”那么,我为何想让他们过得更好?我仅仅说一些我这里会有的满足,我因为想炫耀我高大上,比他们懂得多,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所以我会要求他们按照我所看见的“更好”去做;我关心他们,因为他们过得更好之后,会感激我,或者是能更好的陪伴我;我对某人有愧疚感,如果对方过得更好,我会减轻我的愧疚。这些仅仅是我这里有过的需要,每个人的需要都是不同的,但这样的需要一定存在。我想让他们过得更好,可是他们真的想让自己过得更好吗?
“看见别人的矛盾,并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是这么久以来我所认识到的另一个真理。如果说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有一定规律和轨迹可循的,那么每一个生命必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剧本。乞丐的剧本也好,总统的剧本也好,从生命存在的角度来说,他们的价值都是一样的。既然我可以去选择总统的剧本,对方也有权利去选择乞丐的剧本,当你埋怨对方为何不选择总统的剧本时,对方也会质问你为何不选择乞丐的剧本,这样冲突就产生了。
还是那个问题,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我们人际关系更好,让身边的人都能更幸福。那么当我去试着改变对方的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跟糟,而对方还和从前一样甚至更糟,我们还在用这样的方式违反初衷的去做,我们在做什么?可能有人又会问了,“可是如果不这样做我们改怎么办呢?”“是啊,怎么办呢?我们能做什么呢?”我认为我们真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我相信涟漪效应,当我自己因为这些变得更好的时候,身边的看见了,他们会自然的受到影响。“当我不再去改变对方,而对方却改变了”这个驳论就成立了。
“说道理谁都明白,可是我还暂时做不到。”这是我以前喜欢说的一句话,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可能我们还是回去做,之后才发现“哎呀我又这样了”,总是后知后觉。是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无数次之后呢?我们总能做到当知当觉,甚至是先知先觉。
这一路漫长而又艰险,同时绝美而又壮丽,这是一条需要勇气与力量的路。我感谢我能在这样的年纪就走上了这条路;我感谢许许多多的先哲和前辈作为开拓者留下路标与提示;我也更感谢这一路所遇见的人,严厉的徐兴勤老师,还有许许多多欣阳可爱的小伙伴们。
我爱你们。
14:42 2014/11/28 星期五
《存在/人本/超个人心理咨询师培训》心理咨询技能整合培训与个人成长课程2015年2月21日开班:5天4夜的集中培训及一年督导成长,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1月10日;
培训和一年地面+网络督导:3800元
培训和一年网络督导: 3000元
小班培训与技能演练,招12人,人满为止,然后统一发放资料和对资料的预习,
详情了解:http://www.xinyangxinli.com/ReadNews.asp?rid=1357。
联系电话:023-65418129 ,QQ:469332592